時間:2019-07-22 14:38:58 來源:蟹黃湯包
【摘要】蟹黃湯包是江蘇的傳統(tǒng)小吃,蟹黃湯包的制作原料十分講究,餡為蟹黃和蟹肉,湯為原味雞湯,制作工藝精妙絕倫。主要材料有活大閘蟹、母雞、豬肉皮、高筋面粉等。
蟹黃湯包是江蘇的傳統(tǒng)小吃,蟹黃湯包的制作原料十分講究,餡為蟹黃和蟹肉,湯為原味雞湯,制作工藝精妙絕倫。主要材料有活大閘蟹、母雞、豬肉皮、高筋面粉等。
蟹黃湯包在明清時期已經(jīng)享有盛譽。其特色是皮薄如紙,吹彈即破,制作"絕"、形態(tài)"美"、吃法"奇"。 出名的當(dāng)屬南京龍袍蟹黃湯包、靖江蟹黃湯包、泰興曲霞蟹黃湯包、鎮(zhèn)江宴春蟹黃湯包、淮安文樓蟹黃湯包。南京常年舉辦龍袍蟹黃湯包美食文化節(jié)。
蟹黃湯包:
蟹黃湯包是中國傳統(tǒng)小吃,明、清時期已經(jīng)享有盛譽。其特色是皮薄如紙,吹彈即破,制作"絕"、形態(tài)"美"、吃法"奇"。
蟹黃湯包的制作原料十分講究,餡為蟹黃和蟹肉,湯為原味雞湯,制作工藝精妙絕倫。
蟹黃湯包的歷史典故
傳說,蟹黃湯包在三國時就有制作。三國后期,諸葛亮病重時,想到先主劉備在東吳招親以后不久,托故離開了東吳,孫尚香被孫權(quán)強行留住在娘家。后來,孫、劉各自稱帝,雙方交戰(zhàn),劉備兵敗,病死于白帝城。孫夫人聞訊,思念夫妻情義,痛不欲生,登上北固山凌云亭,望西遙祭,投江自盡。諸葛亮由于忙于出征,未能顧上祭靈,趁現(xiàn)在還在世,便派人去東吳祭奠,了卻心愿。
諸葛亮就召喚跟隨劉備去東吳的尉役吳老頭,要其去東吳祭奠孫夫人,吳老頭問帶什么物品去祭奠,諸葛亮說用肉饅頭祭奠。吳老頭一聽,知道這是昔日丞相在渡瀘水時,不殺生靈,而用面團包肉代替人頭的祭品。
吳老頭聽了吩咐,告別丞相,乘船來到東吳京口,裹告地方官說是來祭奠孫夫人的。知府一聽,不敢怠慢,將吳老頭安排在驛館住下。
住下后,吳老頭就找來面粉和和,用刀將豬肉斬斬碎與作料調(diào)好。又想到夫人在世時,喜歡吃螃蟹,又弄了一些蟹煮熟,剝出蟹黃、蟹肉放在豬肉餡中攪拌做餡心。
第二天,一些地方官員和隨從跟吳老頭一起祭奠。到了北固山江邊后,吳老頭叫人擺好香案,點燃香、燭,棒上四十九只肉饅頭,掏出丞相寫就的祭文宣讀。大家一看鼓鼓的道道花紋的肉饅頭,不知是什么玩藝。只見吳老頭在讀罷祭文后,就將這些玩藝拋入江中。
祭奠完畢后,大家問吳老頭。剛才拋下江中去的是什么?吳老頭笑笑,故弄玄虛地說,這是孫夫人在世時喜愛吃的食物,是“蟹黃燙包?!眳抢项^掉了幾顆牙,說話有點不關(guān)風(fēng),眾人把“燙”字聽成個“湯”字,也就隨聲附和說這是“蟹黃湯包”。[2-3]
蟹黃湯包也是六合龍袍的美食一絕,龍袍蟹黃湯包已有140年歷史,相傳曾為朝廷貢品。其始源于清朝乾隆年間。相傳乾隆六下江南時逢經(jīng)龍袍,品嘗了鄉(xiāng)民們特地為其制作的以蟹黃蟹肉等為餡的包子以后,龍顏大悅,連聲贊美“好吃、好吃”,鄉(xiāng)民們也受寵若驚,便稱此種包子為“乾隆湯包”。清朝末年,劃子口街道的陶戟師傅創(chuàng)辦了“太平春飯館”,繼承了乾隆湯包傳統(tǒng)工藝并對包餡進行了再加工,佐以多種配料,使湯包味道更佳且更名為“蟹黃湯包
”開展經(jīng)營,20世紀(jì)30年代,陶戟將此藝傳至秦有發(fā)、易春炳、沈老二繼續(xù)經(jīng)營,深得食客好評,譽滿鄉(xiāng)里。20世紀(jì)60年代,秦有發(fā)傳人周玉春接手“老鴻園”,將蟹黃湯包工藝傳承并發(fā)展起來。進入80年代以來,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為我鎮(zhèn)湯包業(yè)的發(fā)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和環(huán)境,“六八酒家”、“長江大酒店”等餐館應(yīng)運而生,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應(yīng)和經(jīng)濟效益。2004年,在市餐飲商會的關(guān)心支持下,成立了由24家湯包店組成的“南京餐飲商會龍袍蟹黃湯包分會”,從而使得龍袍蟹黃湯包業(yè)做大做強,盛況空前,享譽海內(nèi)外。
蟹黃湯包:風(fēng)味特點
以其用料講究、配方特有、制作精良、難以仿制而著稱,僅制作工序就多達(dá)33道。長期以來南京龍袍蟹黃湯包絕技傳人恪守“不外傳”的祖訓(xùn),使其更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。每年菊黃蟹肥時節(jié),都要吸引大江南北數(shù)十萬食客前來一飽口福。據(jù)介紹,龍袍蟹黃湯包的主料必須選。據(jù)《六合縣志》記載,“龍袍蟹黃湯包清末即負(fù)有盛名,以皮薄、餡嫩、味鮮、不膩而著稱,于制蟹油、皮湯、做餡、搟皮、捏包、火蒸等工序均有嚴(yán)格要求,看起來似秋菊吐艷,吃起來鮮而不膩?!?br />
蟹黃湯包:包子褶的講究
一個包子正好33道褶
捏包子的情景十分有意思。記者看到師傅將包子皮往左手上一攤,取餡置于正中,十指大動,只見包子皮在手中快速旋轉(zhuǎn),轉(zhuǎn)瞬間一只形如秋菊吐艷的小巧玲瓏的蟹黃湯包已赫然在目了。老實說,吃了這么多年包子,外形能如此之美的實屬未見,包子上共有33道褶——竟與制作蟹黃湯包所需33道工序暗合。每道褶仿佛一片菊瓣,每只包子都如一朵即將開放的白菊,而湯包中間小圓孔中露出的蟹黃又正如菊花的花蕊。想不到一只蟹黃湯包竟能體現(xiàn)出“菊黃正是蟹肥時”的詩意。
上一篇:特色火鍋店如何攬客,這三招很有用
下一篇:怎樣開一家受歡迎的音樂餐廳